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指导
新泰市西张庄镇“三双”模式构筑党建引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格局
日期:2024-01-06 作者: 技术指导

  近年来,新泰市西张庄镇充分的发挥党委“龙头”作用,深入贯彻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层次地融合部署要求,紧紧围绕“全域党建推动全域治理”新格局,创新实施“三双”党建引领模式,持续叫响“1+N”西张党建品牌,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全镇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今年西张庄镇荣获总实力指数“全国千强镇”荣誉称号。

  组织管理和队伍建设“双融合”,激活基层党建标准化运行新动能。一是加强干部管理。镇党委狠抓“两支队伍”建设,严格落实机关干部“1+2+3”平时考核机制,创新实施年轻干部“红、绿、蓝”培养模式,每月开展一次机关干部论坛,激励担当作为;细化《村干部管理办法》指标,定期开展考核,将测评结果与评先树优、工资薪酬挂钩,定期约谈,压实责任。推行“1+1”导师帮带制,即每名“两委”干部配备1名科室负责人为导师,为村级发展定盘子、出点子。二是聚焦党员教育。依托镇党校、小镇会客厅党员教育中心,将党员分类别、分群体进行教育培训。针对普通党员,围绕农业技术、惠民政策、农村电商等热点开设专题培训,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;针对在外流动党员,以支部为单位建立13个流动党员微信交流群,定期推送最新政策文件、“主题党日”学习内容等,并利用节假日返乡时组织集中补学,及时归档学习心得,保证学有成效;针对年老体弱党员,创新“送学上门、结对帮学”3+N模式,即由1名班子成员、1名包村干部、1名村书记组建“帮学团”,入户对照书籍原文逐字讲解,确保不漏学、不掉队。截至目前,开展党员培训4期,后进村党员“淬火工程”培训8次,“送学上门”12次,发放学习资料210余份,实现党员全覆盖。三是深化“晒大擂比”。抓实“全面规范年”,组织村支部书记到先进乡镇考察学习2次,学习借鉴乡村振兴工作经验做法,拓宽发展思路;完善制定《西张庄镇擂台比武考核办法》,围绕党务、财务、村务等重点工作,从“抓班子、抓项目、抓治理、促乡村振兴”入手,每月一次擂台比武,每季度一次观摩评比,以赛代练,提升干部干事创业活力。今年来,共开展党建“擂台赛”4次,观摩评比活动2次,实现全覆盖拉练。

  基层治理和服务效能“双促进”,搭建基层党建精细化运行新平台。一是抓紧统战工作。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新路径,充分的发挥商会正确引导,推动“党建+产业链”发展模式,成立产业链党总支,积极落实“一体三孵化”;建强新阶层队伍,成立新社会阶层西张庄镇办事处,行业会员30名,推动联谊组织规范化建设;做好新形势下民间信仰场所管理工作,明确镇、村两级责任人,定期摸排5处(现已关停4处)民间信仰活动场所,全年无宗教领域问题且无新增的民间信仰场所。二是抓实信用建设。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,创新打造4个试点村“信用超市”“信用充电桩”“信用书屋”,推行信用积分制度,建立志愿活动登记簿,将志愿服务作为重要评判依据,并与发展党员、福利待遇等挂钩,激励村民热情参加环境保护、耕地保护、秸秆焚烧。今年将“三资”清理过程中的土地承包、集体资源租赁等纳入信用考核,有效解决私自占用、无偿使用等明显问题,已完成积分兑换12场次,兑换积分6754分,受益群众达2500余人。三是抓细服务保障。立足本镇实际,通过各领域工作持续发力,切实解决群众难题。依托全镇1个大网格和6个微网格,统一调配镇包村干部、村“两委”成员、网格员等力量,成立以志愿服务小组,每周六到孤寡老人、五保户、失能人员、重度残疾人等家中送水上门、打扫卫生、整理房间等,不断的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。截至目前,开展专题交流会30余次,处理各类矛盾纠纷235起,帮助群众处理问题900余件,极大增强发展活力。

  规范管理和集体增收“双提升”,彰显基层党建专业化运行新成效。一是“三资”清理提效能。聚焦“五大专项行动”,依托28个大网格全面摸排村级账目,压实镇村两级责任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。今年共开展“三资”清理调度会6次,到村调研10次,组织专项起诉20余起,完成26个村“三资”验收、28个村宅基地审查、8个村现金余额过大问题整治,累计整改金额124.80万元,当年直接增加集体收入248.70万元,以后每年稳定增加集体收入48.54万元。二是“跨村联建”助富民。建立示范带动机制,积极探索“跨村联建”模式,发展特色乡村产业,根据产业类型、资源分布的匹配度,引导部分“强村”与“弱村”、“先进村”与“后进村”一对一开展联建,组织后备力量到联建村进行跟班学习,同时,打造湖西、白沙片区林果采摘园区项目,辐射带动周边9个村年均增收30余万元,户均增收2.6万元。依托2062个农光互补大棚,推进猕猴桃、樱桃、无花果、草莓四个千亩设施林果业采摘园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以点带面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提质增效。三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效能。抓实“实施‘扩源增收’工程 探索集体增收新路子”突破项目,建强绿色食品加工园、“密刺黄瓜”农业产业园等小微产业园,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,集体增收110万余元;成立“新泰密刺黄瓜”研发基地,建设50亩原种、原原种圃和占地1000平方米的低温干燥种子储藏库1处,年内培育4000斤原种和原原种;投资2000万元,打造优质辣椒生产、甘薯育苗园区各500亩,促进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